改名的原因和新名字的含义

2021-03-07 18:06:57  编辑:取名技巧  
人常言: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名是比较稳定的,尤其在古代讲究修家谱以后,每一辈份用字都规定好了,不容轻易改动。现在要另改用一新名也须向公安机关备案。
 
有很多时因事而改名字的情况。汉宣帝原名病己,称帝后改为询,诏告天下;宋太宗赵灵本名匡义,其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后,赐改其名为光义,他自己登基即帝位后又改为赵灵,这是君主为避讳而自己或使别人改名。在大臣之间也有因避讳而自己或使别人改名。三国时,縢密为避丁密名讳,改为滕牧,丁密为了避滕密而改名丁固。
改名的原因和新名字的含义
有很多时候因身份变化而改名。南朝刘宋时张苟儿,富贵后改为张敬儿,其弟张猪儿,也随之改为恭儿。因为身居要职的人,以苟儿猪儿为名太不雅观了。穷困潦倒的朱温,投奔黄巢起义军后,由士卒而至同州防御使,投降唐朝后官爵升高,赐名朱全忠,后又封为梁王,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左右朝政,直至代唐称帝建立后梁,自己更名为朱晃。朱温、朱全忠、朱晃三个名字标志着他的人生历程。
 
有时是因为声名狼藉而更名。明朝翰林侍讲徐理在土木之变后,主张南迁,为人嗤之以鼻。后改为徐有贞,为官有治绩,钻营上爬,被明景帝朱祁钰所反对,不得随心所欲。后与曹石祥等发动南宫复辟,使明英宗重新上台,明·景帝被软禁而死,于谦含冤被杀。不过徐有贞最后也没有好下场。
 
有时因失败而改名,唐末罗横久负盛名,但因议论时政,讽刺公卿,十考进士而不中,遂改名为罗隐。
 
有时因君主的好恶而改名,曹魏时和戎护军令狐浚,以法绳治讨胡有功的乌丸校尉田豫,魏文帝大怒,诏称:“浚何愚”,后来遂以愚为名。北魏高祖元宏,器重东平王,而赐改名为元匡,寄托其匡扶社稷的希望。民国初期,有个团长叫张宗灵,因猜忌杀妻,激起民愤,以致入狱。出狱后改用张灵甫之名。他就是莱芜战役中被击毙的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为了躲避追捕而更名埋姓的很多。汉初,项羽部将季布因骂过刘邦而被追捕,他改名换姓为大地主家奴。
 
有时不仅改名,连姓也改,蒋海澄因其姓名在法语中读音与蒋介石三字相近,即改姓名为艾青。新四军将领张道庸,陈毅认为姓名有点封建色彩,栗裕建议改为陶勇。他就是驰骋大江南北,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战将陶勇名字的由来。哲学家李生苴,为了表示热爱马克思和伊里奇(即列宁)的心情,改名艾思奇。
 
有的改名则是社会潮流所致。中很多人改名为卫东、红卫、志红等,一时成为风尚。
 
如果一一罗列改名的原因和新名的含义,那就决非片纸可尽。总之,受社会潮流风尚影响而改名的屡见不鲜,为了表示自己意愿、抱负换名的大有人在,由长辈朋友建议改名的为数甚多,至于因种种偶然因素而更名的人实在难以尽举。
标签: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