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2021-03-07 12:56:42  编辑:取名技巧  
在当代中国有关重大活动的新闻公报,在报导与会人员时,往往用按姓氏笔画为序的方法来排列,有时学术团体的领导机构成员、群众团体的委员、立法机构的委员等等的位置顺序;也都以姓氏笔画的多少确定名次的先后,这里的姓氏,就是指姓。在中国古代,由无姓氏到有姓有氏,姓氏合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在人猿刚刚相揖别后的人类,过着聚生群处的生活,处于昏昏噩噩、无限制的原始蒙昧时代,是无所谓姓氏的。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文明进步,逐渐对直系亲属乱交的行为感到厌恶,排除了同胞兄弟和姐妹乃至以母系计算的一切旁系兄弟姐妹间的婚姻,确立了氏族外婚,形成了母系氏族之后,生活在一起的林林总总的氏族,就需要有一个使自己区别于其他氏族的特殊标志和名称,以避免近亲繁殖,保证氏族的人种健康兴旺,维持生产和交换的进行。再加上当时已有万物有灵的观念,各氏族就将其想象中的动植物祖先,变成了本氏族的名称和标志,也就逐渐演变为姓。
姓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姓,表示妇女世代相传的血统,由同一个老祖母传下来,由女性方面决定,因此中国古老的姓,既多是动植物的象形,其偏旁又多从女。如姒,古文象蛇身自环;妫,象以手牵象鼻状;姜,古文象羊头。还有如姬、姞、妘、赢等都含有女字。同时,“姓”字本身,即由“女”和“生”两字组成,这些正是母系氏族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印迹。
 
氏,是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才产生的。最初是表示部落支系的居住地,往往借用图腾、徽号或地名作为标志。男子称氏,随着父权的确立而来,因此,父系氏族社会的英雄人物的称号也称为氏。“姓”成为大部落的标志,而氏主要指小的派生的氏族。黄帝轩辕氏,属于姬姓部落,轩辕据学者考察是天鼋,是一种图腾。《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驱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里的熊罴貔貅驱虎,当是氏族的图腾和他们的氏族称谓,也就是氏。
 
对于姓和氏的关系,宋朝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简明扼要地划清了姓与氏的区分与作用的不同。
 
郑樵的话简明地勾勒出了姓氏变迁的轮廓,比较早而论述具体的当推《左氏传·隐公八年》所载众仲的言论。他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其意思是说:天子建立诸侯,根据出生而赐姓,又分封土地而称氏。诸侯的谥号,后人便作为族号;担任官职而世代有功的,就以官名为族号,此外,也有以采邑为族号的。在这里,族号就是氏。周代贵族男子称氏,是因为同姓的人太多了,姓也太久远了,而氏则标志着其祖父的地位,可以标明社会地位的贵贱尊卑。周代贵族女子称姓,因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禁止同姓通婚。所以待嫁的女子,在姓上冠以孟、伯、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等。出嫁时,在姓上冠以自己所出的国名或氏名,如齐姜、晋姬、季羸等.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原姓上冠以丈夫的国名,如齐燕姬,是齐景公夫人。嫁给别国的卿大夫的,则在原姓上冠以丈夫的氏或邑名,如孔姬,为孔圉之妻。棠姜,是棠公之妻,棠为邑名。死后又可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武姜,是郑武公夫人,郑庄公之母。文姜,是鲁桓公夫人,文是她本人谥号。而无论何种情形,必言其姓,这是为了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能否嫁取,以避免由同姓通婚带来的嫡庶尊卑等级混乱和种族走向衰亡的厄运,从而巩固宗法制度,当然,这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男姓为主的社会.鲁昭公从吴国娶吴姬,因吴国和鲁国同属姬姓,违反了男女同姓不婚的规定,为了掩盖此事,便改称夫人为吴孟子,虽然如此,还是被人认为不知礼。
 
周代女子称姓以别婚姻,周代的姓也较为简单。周王室及其分封的晋、鲁、郑,卫燕等同姓封国的公族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申、吕、许等国贵族是姜姓,秦、徐等国属于赢姓,楚为芈姓,还有殷人后裔子姓、夏人后裔姒姓等。氏的情况就复杂了,只有贵族有氏,氏标明贵族的等级地位、尊卑贵贱。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君的子孙称谓是: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其祖父的字为氏。卿大夫及其后裔,有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晋国的韩、赵、魏三氏;有的以所居的地名为氏,如南宫、百里等氏;有的以官名为氏,如史、卜、司马等氏;也有的以技艺为氏,如陶、籍等氏。还有的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如孔子为宋国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所以孔子本为子姓、孔氏等。
 
姓是固定不变的,然而贵族的氏,却随着其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势的起落消涨,而使贵族的称谓出现多种不同的情况。如《左传》记载晋国一大夫前后有会、士季、士会、季氏、范武子、范会、随季、随武子、随会、武子、武季等十一种称谓,“会”是他的名;“士”是因其祖父曾担任过“士”,以官职为氏;“季”是兄弟中的排行;“随”、“范”是他先后受封的邑名,以封邑为氏;“武”是他的谥号。《战国策》记录的改革家商鞅的姓名有:公孙、鞅、卫鞅、商、商君等,“鞅”是他的名字;卫鞅、公孙鞅是因他原是卫国公室的子孙,其祖先是姬姓;“商”是他封邑的名称,以邑为氏;“商君”则是他的封号。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到:春秋战国时,氏的变迁频繁而复杂,姓氏的体系极为混乱。秦统一全国后,扭转了这种混乱局面,姓和氏的区别变得模糊了。
 
崛起于秦汉之际的一大批无姓的平民变成了新的贵族,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原为小小亭长,梁王彭越本是渔人,淮南王英布起于刑徒,舞阳侯樊哙以屠狗为业,太尉周勃以编织薄曲吹箫办理丧事为生,丞相灌婴的身份是小商人,诸如此类的布衣将相都不是“列圣之后,封爵相承、远有代序、众皆知其得姓受氏之由”,而是“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的人,再加上姓氏制度的混乱不堪,因此,他们因势利导地破除了分姓氏为二的制度,顺理成章地建立了混言姓氏,以氏为姓,姓氏合工为一的制度,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国姓氏的基础。
 
姓氏合二为一了,姓氏的由来就成了人们研究的课题,我们上述可说是宏观的姓氏由来和变迁,有些学者更注重微观的具体姓氏的渊源变迁,应劭在《风俗通》玉符在《潜夫论》中分姓氏来源为九种,即氏于号,或氏于道,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归纳出了三十二种姓氏由来的类型,具体考察了许多种姓氏的渊源。同时,还有许多种原因,在改变和产生着新的姓氏。如历代对有功之臣,赐予皇族之姓,从而改变了许多人原来的姓氏。如汉朝刘邦赐戍卒娄敬为刘姓,赐项羽家族中的一些人为刘姓,匈奴贵族中也有些人冒用刘姓。唐朝初年曾赐罗艺、徐動、杜伏威等为李姓。与给功臣赐姓相反的是,皇帝给谋反作乱的臣子改以恶姓。汉代重合侯马通,因参予谋反事,被改姓名为莽通,莽则是新创之姓。隋朝杨玄感因起兵被诛,隋炀帝改其姓为枭氏,此则又是一新姓。武则天赐恶姓更多,她改唐高宗王皇后为蟒姓,赐萧良娣为枭姓,将李贞父子改为虺姓,命叔伯哥哥武惟良、怀远改为蝮姓,把突厥可汗默啜改为斩啜。此种情况,历代不绝于书。再如,因避讳而改姓,汉朝庄光因避汉明帝刘庄讳而改成为严光。北宋文彦博,其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石敬瑭及宋翼祖赵敬讳而改为姓文。还有因兼桃关系而合二为一的,也有一分为二的。如陆费氏,本为陆氏,养育于外家费氏,后为继承费氏,而称陆费氏。如“正时”本为姓,后来,则分为正氏和时氏。又有胡汉互改姓,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曾下令改鲜卑复字姓为汉字单姓,共达一百四十四个。唐宋皇帝曾赐少数民族首领为李、赵姓,困此党项羌族首领先后以李继迁、赵继迁名世。明太祖朱元璋,也曾改少数民族复姓为汉字单姓。从异邦带来的姓氏,如米姓出自西域的米国。安姓,来自安息。同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会賜汉人以少数民族姓氏,如元顺帝赐汉人贺惟一为蒙古氏。有避祸改姓,如秦灭国,齐王法章后裔改田氏为法姓。汉代疏广后裔为避难改为束。这也增加了新的姓氏,使其更加复杂多样化。还有自己推律卜卦定姓的,汉代京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房氏。唐代陆羽,不知所生,以《易》筮,得《蹇》之《渐》,于是以陆为姓,羽为名,而字鸿渐。在当代还有以家长喜好而定的姓氏,如杭州有一孩,不从父母之姓,而姓点,以长辈喜欢的点字而为姓。还有的孤儿院,每年所收养的孩子都用同一字为姓。诸如此类,难以一一列举。
 
总而言之,今天人们所使用的姓氏,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时期,通过多种渠道、途径,而变化来的。时至今日,某些姓氏,还在发生着聚合分化,仍有新发生氏在产生。一句话,姓氏是历史的产物,每个姓氏的形成都有不同的历史因素,同姓未必就是同一个祖先。